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啤酒市場正式邁入"量減價增"階段,在產量同比下降0.6%至3521.3萬千升的背景下,頭部企業面臨營收下滑與利潤分化的雙重壓力。行業競爭格局加速重構,區域性品牌借力渠道深耕實現逆勢增長,而傳統巨頭則在高端化轉型中遭遇增速瓶頸。消費場景變遷疊加產品結構升級需求,推動全行業進入價值重塑的關鍵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啤酒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4年啤酒行業呈現整體收縮態勢,TOP5企業總營收同比下降4%,淨利潤分化顯著:燕京啤酒以63.74%的淨利增速異軍突起,青島啤酒勉強守住1.81%的增長底線,而華潤、百威、重慶啤酒則出現利潤下滑。產量數據顯示,華潤銷量減少2.5%至1087.4萬千升,百威中國區銷量萎縮11.8%,僅燕京實現1.57%的正增長。
在價格戰向價值戰轉型的關鍵期,行業降本增效特徵明顯,TOP5企業累計裁員超6000人,高管薪酬普遍下調。2025年一季度雖現"淡季不淡"跡象,但規模以上企業產量仍同比下降4.9%,折射出終端需求復甦的脆弱性。
頭部企業持續加碼中高端市場,華潤通過喜力品牌實現高端銷量翻倍,青島推出千元級超高端產品"一世傳奇"。然而2024年數據顯示,810元價位段仍是消費主力,2030元價格帶增長遭遇瓶頸:重慶啤酒高檔產品收入下滑2.97%,燕京U8增速從2022年的50%降至31.4%,青島中高端銷量下降近10萬千升。
精釀啤酒成為突圍新方向,國內相關企業數量突破1.3萬家,青島"王子精釀"單月破億銷售印證了細分市場的爆發力。但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當前中國啤酒均價僅為美日韓的六成,高性價比產品與高端市場存在認知鴻溝,價格帶爭奪進入關鍵窗口期。
傳統餐飲渠道持續萎縮背景下,企業加速開拓新興場景:華潤與美團閃購合作實現線上銷量激增170%,青島布局24城新鮮直送業務。區域品牌憑藉地緣優勢逆勢崛起,燕京通過華北市場深度運營躍居行業第四,珠江啤酒在華南地區以6.56%的營收增速驗證了根據地戰略的有效性。
消費場景變遷催生新機遇,居家、夜市等非即飲渠道增長顯著。美團數據顯示,即時零售業務推動線上銷售占比提升至40%,而特色產品如金星茶啤、DL精釀小麥啤酒通過社交平台引發消費熱潮,揭示年輕客群對個性化體驗的迫切需求。
在行業均價提升斜率放緩的大環境下,企業競爭焦點轉向場景創新與價值創造。華潤加大品牌投入打造多元消費場景,青島深化"主品牌+第二品牌"戰略,百威聚焦零糖產品強化健康屬性。但現金流壓力依然存在:青島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下降37.28%,重慶啤酒遭遇合同糾紛引發償付風險。
總結來看,中國啤酒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深耕的結構性變革。存量市場的競爭已延伸至產品創新、場景重構和渠道效率等多維領域,區域品牌憑藉精準定位實現突圍,而傳統巨頭需在高端化突破與成本控制間尋找平衡。未來增長的核心邏輯將圍繞消費體驗升級展開,只有持續創造差異化價值的企業才能贏得新一輪市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