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天津港產城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渤海銀行以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為核心,通過創新船舶租賃融資模式、構建港口金融服務體系,為航運全產業鏈注入活力。該行依託區域特色優勢,在跨境應收帳款融資、產業鏈閉環搭建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船舶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渤海銀行近期為某金融租賃公司下屬SPV公司提供近2億美元10年期跨境應收帳款融資,精準支持船舶租賃產業鏈發展。該業務不僅完成"天津資本+天津租賃+天津製造"的產業閉環關鍵環節,更成為其深耕航運金融領域的里程碑事件。通過聯動政策性保險合作方優化融資結構,渤海銀行成功解決企業對"低融資成本、高融資比例"的核心訴求,有效盤活船舶租賃資產的同時推動高端船舶裝備走向國際市場。
在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這一國家租賃創新示範區,渤海銀行航運金融中心已形成覆蓋冷鏈物流、平行進口車等特色產業的金融服務網絡。通過"四位一體"跨境帳戶體系提供結算服務,首創"泰達行冷鏈-港城e貸"數字產品實現物流信息資金流三流合一,並落地天津首單本外幣一體化國際商業保理業務,累計服務平行車進口企業超100家。在船舶租賃領域,該行已批覆授信超百億元,形成覆蓋船舶、飛機等大型設備的全周期融資矩陣。
自2024年8月航運金融中心成立以來,渤海銀行通過"組合拳"創新推動區域經濟與金融深度協同。發布國內首支天津港產城融合發展債券指數產品,為本地企業開闢多元化融資渠道;推出"渤銀關稅通"累計服務進出口企業200家,辦理稅款支付金額達1.6億元,並在跨境電商領域實現天津市首筆關稅電子保函落地。該行正以"三個重點"戰略推進生態構建:分區定製"一區一策"精準服務、強化航運物流等特色產業支持、深耕冷鏈倉儲等細分場景創新。
通過系統性搭建港口金融服務體系,渤海銀行有效提升了天津在資源要素集聚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從單筆船舶融資的模式突破到全產業鏈條的服務覆蓋,該行始終圍繞"製造-租賃-運營"完整鏈條設計解決方案,在降低企業成本的同時增強產業鏈韌性。數據顯示,其航運金融產品已形成"產品+場景+生態"立體架構,跨境業務規模年增長率超40%,持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總結來看,渤海銀行通過船舶融資創新與港口經濟服務體系建設的雙輪驅動,不僅實現了自身金融服務能力的躍升,更在港產城融合發展中發揮著戰略支點作用。未來將持續深化"三個重點"戰略布局,以金融生態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天津打造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過程中展現市屬法人銀行的責任擔當。(數據截至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