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緩和及季節性需求回升,航運港口板塊在5月中旬迎來顯著反彈。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收盤,該板塊兩日內累計漲幅達8.44%,美線與歐線運價同步走高,行業回暖跡象明顯。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市場正處於供需雙重驅動的窗口期,但長期表現仍需關注運力擴張及國際局勢變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5月12日以來,美線航運市場出現顯著波動,「搶運潮」與「搶艙熱」現象頻現。此前受制於價格下行壓力,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在2月至4月連續三月環比下跌,其中美西航線跌幅達6.7%、18.4%和8.9%,美東航線亦分別下滑5.8%、16.9%及8.5%。然而,隨著《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釋放積極信號,市場對貿易環境改善的預期升溫,前期積壓的出口貨物加速出運,推動航運需求激增。某外貿企業負責人透露,近期美線貨運量顯著提升,貨運價格同步上漲,預計搶運窗口期將持續至6月中旬。
從供給端看,航運公司正調整航線布局以應對需求變化。此前部分運力配置於歐線的船舶開始回流美線,帶動歐線集運價格同步上漲——東方財富數據顯示,5月12日至14日,歐線集運指數單周漲幅達38.10%。分析人士指出,頭部航運企業已釋放6月初提價信號,並通過「遠期價格錨定」策略強化市場信心。此外,歐洲夏季備貨周期啟動、地緣局勢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進一步支撐短期運價上行預期。
儘管當前航運市場呈現回暖態勢,但長期前景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貨櫃船隊規模同比擴張約10%,新增運力加速投放可能壓制價格漲幅;另一方面,若國際局勢緩和導致運輸需求回落,或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中信期貨與銀河期貨均指出,未來90天內歐美航線將進入傳統旺季,但三季度末行業或將面臨供給衝擊的考驗。某航運業負責人強調:「6至8月是傳統旺季,運價上漲可期,但需警惕新船交付及地緣風險對市場的擾動。」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外貿企業正積極調整策略。業內人士建議,在關稅政策緩和的窗口期內加大出口力度,並關注航線運力調配動態以優化成本。港口與物流企業也需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運輸高峰,確保供應鏈高效運轉。然而,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保持理性:短期價格波動或延續至6月中旬,但行業能否持續復甦仍取決於全球貿易格局及產能消化情況。
總結
當前航運市場在中美關係緩和、季節性需求回升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迎來階段性回暖,運價與貨運量同步增長印證了行業的活躍度提升。然而,新增運力擴張、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潛在的供需失衡問題仍為長期發展埋下隱憂。企業需把握當前窗口期機遇的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應對未來挑戰,行業整體復甦路徑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