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千禧年之後,隨著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加大,預計投資規模將超萬億,並保持20%左右的增速,將有效解決城市發展帶來的交通問題。以下是交通市場投資分析。
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與整個經濟的發展水平互相協調、互相促進。交通市場分析,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有機的聯繫起社會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大循環的各個環節。交通運輸能力的適度超前是保證社會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進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十二五」我國經濟仍處於結構轉型升級與「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調結構與穩增長」的改革深化、紅利釋放的等待期,去房地產的大背景要求必須加大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儘早實現服務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來源於基建和製造業拉動已經成為共識。交通市場投資分析,交通運輸業作為基建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間將實現「總量提升,結構改善」。
總量提升:預計「十三五」(2016年-2020年)交通運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16.5萬億,比「十二五」的13.5萬億增加3萬億,增長率22%,年均增長6000億。鐵路、公路、軌道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三足鼎立」。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安排遵循「前高后低」,2017、2018年基數較大,投資維持高位水平,「十三五」後3年緩慢回落。
結構改善:「十三五」(2016年-2020年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產投資在兼顧公益屬性的同時,堅持效率優先,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占比較高,交通網絡規模化效應快速顯現。財政部第三批項目2018年落地,高速公路投資3600億。第四批PPP項目擬於2018年10月公布,預計投資規模將超萬億,項目以城市軌道交通為主。在減少政府投資,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同時,有效帶動社會資本積極介入。
預計「十三五」交通運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6.5萬億元。比「十二五」的13.5萬億增加3萬億,年均增長6000億。其中,鐵路投資4萬億,公路6萬億,民航1萬億,城市軌道交通2.5萬億,水運1萬億。
在交通運輸業發展前景向好的大背景下,行業項目投資也是異常火熱。交通市場投資分析,根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城市交通千萬級項目數量235個,千萬級項目市場規模合計68.1億元;至2018年,全國城市交通千萬項目數量達到了1087個,千萬級項目市場規模合計達190.08億元,市場項目平均規模約為1748.68萬。行業千萬項目市場發展迅速。
未來,交通固定資產總投資額決定著相應業務的市場規模。目前,我國經濟仍處於結構轉型升級與「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改革深化、紅利釋放的等待期。必須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儘早實現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以進一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交通運輸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業的重要抓手,促進交通運輸業提質降本增效,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內容。以上便是交通市場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