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壽險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壽險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壽險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壽險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壽險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壽險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壽險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壽險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壽險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壽險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壽險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壽險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壽險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12月21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副理事長、原銀保監會副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陳文輝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4年會上表示,長期保險業務需要有一個利率平穩的外部環境,在當前利率下行走勢下,監管部門和險企管理層都需要高度重視行業面臨的利差損風險。對於壽險行業如何應對長期利率走低,陳文輝表示,壽險業不能僅從資產端下功夫,應該多管齊下,在死差、費差、利差,「三差」上下功夫。死差方面,要用好生命表和年金表,實現精準定價和風險管理,提高死差益。國際一流的險企,其利源主要來自「細水長流」的死差益,而非像國內大多數機構以利差益為主。費差方面,險企要通過數位化轉型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保險業數位化轉型仍處於初級階段,在數智化水平方面,保險業相較於其他金融行業、歐美險企還存在差距。利差方面,險企要從產品端著手降低負債成本,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根據市場及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合理確定產品收益,從而優化保險公司的負債結構。通過「人身保障+保證利益+浮動收益」的多功能設計,提升客戶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財務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21財經)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保險板塊中報全面超預期,負債端展望仍然樂觀,分紅險銷售、銀保渠道延續高質量增長、報行合一和結構優化帶來價值率提升三方面支撐壽險NBV預期,繼續看好板塊超額。券商板塊估值和機構持倉均在底部位置,大型上市券商合併首例有望提振板塊關注度,看好併購主線結構性機會。
摩根史坦利表示,到目前為止,人壽保險和財產保險的分化趨勢仍在繼續,前者的收益超出預期,而後者的增長低於預期。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在最近一份關於壽險和財險行業狀況的報告中表示,個人保險業務保持了良好的表現,比大多數保險業務都要好,尤其是在2024年第二季度,但仍將繼續分化。該行表示,個人保險業務的盈利能力和增長在第二季度持續改善,在周期性環境下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5年。摩根史坦利表示:「雖然再保險公司的承保業績穩定,但增長總體遜於預期。定價邊際走軟,颶風季節活躍的風險繼續成為2024年的不確定性。」「儘管如此,鑑於穩健的投資回報率軌跡、條款改善以及風險管理,我們仍然認為再保險公司具有價值。」
光大證券報告稱,從負債端來看,本輪預定利率切換或將推動需求提前釋放,提振3Q新單表現,同時隨著「報行合一」持續深化,NBVM 有望進一步改善,共同支撐NBV 維持較好增長水平。從資產端來看,隨著房地產「一攬子」優化方案逐步落地顯效,市場對險企地產敞口的擔憂情緒將有所緩解;同時若長端利率企穩以及權益市場進一步回暖,險企投資收益有望得到改善,進而推動板塊估值上修。推薦長航轉型不斷深化、隊伍質態持續提升的中國太保(A+H),以及經營策略穩健、資產端彈性較大的壽險龍頭中國人壽(A+H)。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壽險負債端景氣度較好,低基數下淨利潤同比有望逐季改善,行業負債成本有望持續回落,資產端平穩階段利差損有望階段性改善,繼續看好壽險板塊的投資機會,關注中報、長端利率和7月政策面催化,個股可關註: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負債端來看,上半年壽險新單保費增速有望好於預期,下半年預計儲蓄險需求持續旺盛,疊加銀保渠道新單保費去年四季度基數較低,看好新單保費延續增長、價值率同比改善。資產端來看,在央行持續表態防止長端利率過快下行的背景下,下半年長端利率預計下行空間有限,疊加去年下半年基數較低,看好投資收益延續改善。長期來看,產品結構的優化有望成為壽險公司發展的勝負手。財險保費有望持續增長,綜合成本率預計趨穩,頭部險企優勢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