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標題已隱含行業資訊及數據要素)
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變革。面對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的強勢崛起,傳統日系合資品牌加速戰略轉型。其中本田通過產能擴建與產品矩陣升級的雙重布局,在2024年實現中國新能源工廠投產並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展現出搶占未來市場的決心。
為應對市場變化,本田在中國市場同步推進兩大新能源生產基地建設。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於去年12月正式投產,規劃年產12萬輛純電車型;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則在2024年10月啟動生產,初期具備年產12萬輛的生產能力。兩座工廠合計形成24萬輛/年的新能源產能規模。根據規劃,本田計劃到2030年將全球純電動車年產量提升至200萬輛以上,並在中國市場率先於2035年實現純電車型銷售占比100%。
在產品端,本田近期集中發力中高端新能源市場。3月同步推出的東風本田S7與廣汽本田P7兩款純電動SUV,定價均瞄準20萬25萬元主流區間。其中P7作為基於全新W架構開發的首款車型,預計上半年上市後將直接競爭比亞迪唐EV、特斯拉Model Y等熱銷產品。未來三年,廣汽本田還將依託該平台推出3款以上新能源車型,涵蓋中高級轎車與大型SUV領域。
為強化市場競爭力,本田在智能化領域持續加碼。以P7為代表的全新車型搭載Honda SENSING 360+高階智駕系統及Honda CONNECT 4.0智導互聯平台,可實現高速領航輔助、智能泊車等進階功能。相較於早期的e:N前驅平台產品,新架構在電池布局與驅動形式上全面升級,支持後輪/四輪驅動配置,顯著提升操控性能與續航表現。
總結來看,本田通過產能擴容、技術疊代和精準的產品定位,在中國新能源市場構建起從研發到生產的完整體系。隨著24萬輛年產能落地及多款戰略車型的陸續投放,其電動化轉型正從規劃轉入規模化實施階段。面對自主品牌的強勁攻勢,本田能否依託全球資源整合與本土創新能力實現目標,將成為觀察日系車企轉型成效的關鍵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