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新能源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備受關注。2025年,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正式落地,標誌著中國新能源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一改革不僅為新能源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
根據最新發布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新能源上網電量將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電價由市場交易形成。這一改革的核心在於通過市場化機制,促進新能源行業的高效資源配置和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特別是光伏發電集中在午間,導致電力供應和價格波動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改革方案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當市場交易價格低於機制電價時,給予差價補償;高於機制電價時,扣除差價。這種「多退少補」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了合理穩定的預期,有助於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實行不同的政策。
存量項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產的項目,通過差價結算實現電價與現行政策的妥善銜接,確保平穩運營。
增量項目:2025年6月1日及以後投產的項目,機制電價由各地通過市場化競價方式確定,電量規模根據國家新能源發展目標動態調整。
這種「老項目老辦法、新項目新辦法」的安排,既保障了存量項目的穩定,又通過市場化方式為增量項目提供了靈活的發展空間。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改革方案明確,此次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對居民和農業用戶的電價水平沒有影響,這些用戶仍執行現行目錄銷售電價政策。
對於工商業用戶,靜態估算顯示,改革實施首年全國工商業用戶平均電價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在電力供需寬鬆、新能源市場價格較低的地區,電價可能略有下降。後續電價將根據電力供需和新能源發展情況波動。這一安排確保了改革的平穩推進,同時兼顧了各方利益。
此次改革是電力領域的一項重大舉措,標誌著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
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通過市場化機制形成真實價格,促進電力資源高效配置,引導新能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能源入市交易後,將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成本,各類電源的價值得到更充分體現,推動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協調發展。
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新能源與煤電等傳統能源一樣進入電力市場,電價均由市場形成,進一步擴大了電力市場化交易範圍,促進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
2025年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實施,為行業帶來了深遠影響。新能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通過市場化機制,新能源行業將迎來更高效、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完善,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2025年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落地,標誌著中國新能源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通過全面市場化、分類施策和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新能源行業將實現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更穩定的發展預期。這一改革不僅推動了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也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未來,新能源行業將在市場化機制的引領下,繼續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