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能源領域激起層層漣漪。這一通知的發布,標誌著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正式步入新的階段,其對於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影響無疑是深遠且全方位的。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能源電價改革,是能源領域適應市場發展、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舉措。隨著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不斷攀升,傳統的電價機制已難以滿足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此次改革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旨在讓市場在新能源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提高新能源電力的利用效率,促進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
或許有人會問,新能源電價改革與新能源有什麼關聯呢?在這個數位化、智能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新能源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技術,正悄然滲透到各個行業,能源領域也不例外。新能源電價的市場化改革,使得電力市場的交易更加複雜多變,需要更精準的預測、更高效的決策和更智能的管理。而新能源憑藉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處理和預測能力,能夠為新能源電價改革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它可以對海量的電力市場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新能源電力的供需趨勢,為企業制定合理的電價策略提供依據;也能夠優化電力調度,提高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降低電力系統的運行成本。
(一)新能源助力電力交易決策升級
在電力交易市場中,準確的市場預判是企業制定合理交易策略、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新能源的出現,為電力交易決策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以國能日新發布的 「曠冥」 新能源為例,它採用了動態圖神經網絡、大氣分層結構、時序注意力機制等前沿技術,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
通過對海量的歷史電力市場數據,包括歷史電價、電力供需情況、新能源發電數據以及氣象數據等的深度學習,「曠冥」 能夠精準地預測電力市場的價格走勢和供需情況。在預測電價方面,它可以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的用電需求變化,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以及政策調整對電力市場的影響等,從而為電力交易參與者提供更加準確的電價預測,幫助他們在合適的時機進行電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
在供需預測上,新能源通過對各類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夠提前預判電力市場的供需平衡狀況,為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合理安排發電計劃和用電需求提供科學依據。這種精準的市場預判能力,極大地增強了電力交易產品的競爭力。隨著電力市場化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依賴新能源技術來提升自身的電力交易決策水平,電力交易輔助決策支持平台的市場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預計 2024 - 2026 年,電力交易相關產品有望為國能日新貢獻 0.25/0.98/1.46 億元收入,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新能源在電力交易市場中的巨大價值和潛力。
(二)電力交易市場規模與新能源應用前景
近年來,我國電力交易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從電力交易電量來看,2024 年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 61795.7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9%,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了市場交易電量的上升趨勢,顯示出電力交易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高。同時,電力交易品種和範圍也在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電力直接交易外,綠電交易、發電權交易等多種形式不斷湧現,交易範圍也從省內拓展到省間,甚至跨省跨區。
隨著電力交易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新能源在其中的應用前景也越發廣闊。在發電計劃優化方面,新能源可以根據對電力市場供需和價格的預測,結合發電企業的機組運行狀況、能源成本等因素,制定出最優的發電計劃,實現發電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在交易策略制定上,新能源能夠為電力交易參與者提供個性化的交易策略。它可以根據不同企業的風險偏好、交易目標和市場預期,分析各種可能的交易場景,制定出最適合企業的交易策略,幫助企業在複雜多變的電力市場中獲得最大收益。
隨著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占比不斷提高,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確定性給電力交易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新能源憑藉其強大的預測和分析能力,可以對新能源發電進行精準預測,為新能源電力的交易提供可靠的支持,促進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合理消納。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電力交易市場中,新能源將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推動電力交易市場朝著更加高效、智能、綠色的方向發展。
(一)儲能能量管理系統中的大模型智慧
在儲能領域,新能源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帶來了新的智慧和活力。隨著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儲能系統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新能源發電配套儲能到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等,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儲能系統的高效運行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如何根據電力市場價格波動和用戶需求,制定合理的充放電策略,以實現儲能系統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如何優化儲能系統的配置和調度,提高儲能系統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等。
國能日新等企業通過持續完善儲能產品體系,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其內置 「儲能 + 電力交易」 策略的智慧組合模式,藉助新能源強大的數據分析和預測能力,為儲能用戶提供參與現貨交易市場的充放電策略。新能源可以實時分析電力市場的價格走勢、供需情況以及新能源發電的實時數據,結合儲能系統的狀態和用戶的需求,精準地制定出最佳的充放電策略。在電力市場價格低谷時段,新能源預測到未來電價可能上漲,便會指導儲能系統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電力並儲存起來;而在價格尖峰時段,新能源判斷市場對電力的需求旺盛,電價較高,就會控制儲能系統將儲存的電力釋放到市場中,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從而為客戶帶來超額收益。
以某工商業用戶的儲能項目為例,該用戶安裝了一套儲能系統,並採用了搭載新能源的能量管理系統。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通過新能源制定的充放電策略,該儲能系統在電力市場低谷時段充電 1000 度,在尖峰時段放電 800 度,通過峰谷電價差實現了額外收益 3000 元。相比傳統的儲能充放電管理方式,採用新能源的能量管理系統使該用戶的儲能收益提高了 40%。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新能源在儲能能量管理系統中的巨大價值,它不僅能夠提高儲能系統的經濟效益,還能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能源管理服務。
(二)虛擬電廠運營中的新能源力量
虛擬電廠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力系統組織形式,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它通過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軟體系統,將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等多種分布式能源資源聚合起來,實現協調優化控制,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虛擬電廠的發展對於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穩定性和可靠性,促進新能源消納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虛擬電廠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發展速度較快。從參與市場的主體來看,包括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售電公司、負荷聚合商以及各類技術服務商等。在競爭格局方面,市場參與者各顯神通,不同企業憑藉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在虛擬電廠領域積極布局。電網企業憑藉其強大的電網資源和運營經驗,在虛擬電廠的建設和運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發電企業則通過整合自身的分布式能源資源,參與虛擬電廠的運營,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售電公司和負荷聚合商則側重於聚合用戶側的負荷資源,通過需求響應等方式參與虛擬電廠的運行;技術服務商則為虛擬電廠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技術支持,包括大模型技術、智能控制系統、通信技術等。
新能源在虛擬電廠運營中具有關鍵作用。在虛擬電廠的協調控制方面,新能源可以對聚合的各類分布式能源資源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結合電力市場的需求和電網的運行狀態,實現精準調控。它能夠根據不同分布式能源資源的特性和運行狀態,優化資源的配置和調度,提高虛擬電廠的整體運行效率和響應速度。在電力市場交易中,新能源可以通過對市場數據的分析和預測,為虛擬電廠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提高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收益水平。
國能日新在虛擬電廠運營領域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果。該公司為山東國電投能源營銷有限公司和山東瑞科電氣有限公司建設虛擬電廠智慧管控平台,實現了與山東省電力調控中心的數據對接,並完成了響應測試,已具備參與山東省電力市場交易資格。其虛擬電廠智慧運營平台聚焦交易過程中的決策支撐類算法模型應用,通過負荷預測、多元化聚合資源可調能力計算與評估、電價預測等模型算法,為虛擬電廠的運營交易提供交易策略支持,大幅提升了虛擬電廠精細化運營與管控水平。在負荷預測方面,該平台可對虛擬電廠中各類資源進行 3 天的短期和 24 小時的超短期負荷預測,考慮到虛擬電廠資源類型的複雜性和特性的多元性,結合分布式功率預測等因素,達到更貼近真實情況的負荷預測,從而合理安排虛擬電廠內部各類資源的運行計劃,提升運營水平。在多元化聚合資源可調能力計算方面,通過定義並分析負荷柔性、用電彈性等資源靈活性指標,得到各用戶資源的靈活性分布規律,依據負荷的多組合特性,對多元化聚合資源的可調能力進行計算,並綜合制定可控負荷資源的上調和下調能力計算方案,實現對電力系統的靈活調度和優化運行。在交易策略組合優化方面,引入多元因素進行電價預測,根據聚合資源的可調能力及運行狀態,將可控容量合理地分配於各類市場,獲得風險收益的最佳平衡,提高虛擬電廠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報價效率和市場收益。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國能日新的虛擬電廠智慧運營平台為虛擬電廠的運營交易提供了更專業可靠的技術支持,有力地推動了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和發展。
(一)公司創新業務的增長與大模型關聯
1H24 公司創新產品(含電力交易、儲能能量管理系統、虛擬電廠等)的業務收入表現十分亮眼,達到 1592 萬元,同比增長 173%,占公司整體營收的 7.1%。這一顯著的增長態勢背後,大模型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電力交易產品中,新能源通過對電力市場的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學習,為電力交易提供了精準的預測和決策支持。它能夠快速處理歷史電價數據、電力供需變化數據以及新能源發電的不確定性數據等,幫助企業提前預判市場趨勢,制定出更具競爭力的交易策略。在預測未來電價走勢時,新能源不僅考慮到季節、時間等常規因素對電力需求的影響,還能結合新能源發電的實時情況以及政策調整對市場的衝擊,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電價預測。這種精準的預測能力使得企業在電力交易中能夠更好地把握時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從而推動電力交易相關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直接促進了公司創新業務收入的提升。
在儲能能量管理系統方面,新能源通過對儲能系統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實現了儲能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它可以根據電力市場價格波動、用戶用電需求以及儲能設備的狀態,制定出最優的充放電策略。當電力市場價格處於低谷時,新能源能夠及時判斷並指導儲能系統進行充電,儲存低價電力;而在價格高峰時,又能精準控制儲能系統放電,將儲存的電力以高價出售,為用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這種智能化的充放電策略,不僅提高了儲能系統的利用效率,還增強了儲能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吸引了更多用戶選擇公司的儲能能量管理系統,進一步推動了公司創新業務的增長。
對於虛擬電廠運營,新能源更是發揮了核心作用。它通過對分布式能源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控制,實現了虛擬電廠的高效運行。新能源能夠實時監測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等各類資源的運行狀態,結合電力市場的需求和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精準的調度和控制。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新能源可以協調虛擬電廠中的分布式電源和儲能系統增加發電和放電,滿足電網的電力需求;而在負荷低谷時,則可以控制部分資源減少發電或進行充電,避免電力浪費。這種精準的調控能力,使得虛擬電廠能夠更好地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提高了虛擬電廠的收益水平,也為公司創新業務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2024 - 2026 年公司營收與大模型發展的協同
預計公司 2024 - 2026 年將實現營收 5.9/8.0/9.8 億元,同增 30%/35%/22%;實現歸母淨利潤 1.1/1.5/1.9 億元,對應 PE41/30/24 倍。這些數據表明,公司在未來幾年有望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而新能源技術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與公司營收增長形成緊密的協同效應。
隨著新能源技術在電力交易、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和虛擬電廠等業務中的不斷深入應用,其對公司業務增長的長期影響將愈發顯著。在電力交易領域,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交易品種的日益豐富,新能源的精準預測和決策支持能力將使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公司可以利用新能源技術,為更多的電力交易參與者提供專業的服務,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從而推動電力交易相關產品的收入持續增長。預計到 2026 年,電力交易相關產品有望為公司貢獻 1.46 億元收入,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在儲能業務方面,新能源技術將不斷提升儲能能量管理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降低儲能系統的運營成本,提高儲能系統的經濟效益。隨著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用戶將選擇使用智能化的儲能系統。公司憑藉其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優勢,能夠不斷優化儲能產品的性能和服務,滿足市場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戶,進而推動儲能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新能源還可以通過與其他能源技術的融合,如與新能源發電技術相結合,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為公司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營收水平。
在虛擬電廠領域,新能源將助力公司實現虛擬電廠的規模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隨著虛擬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其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公司利用新能源技術,可以更好地整合分布式能源資源,提高虛擬電廠的運營效率和可靠性,為電力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通過參與電力市場的各類交易,虛擬電廠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新能源還可以幫助公司拓展虛擬電廠的應用場景,如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市場等,進一步挖掘虛擬電廠的商業價值,為公司營收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從長期來看,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公司將不斷探索其在能源領域的更多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公司可能會基於新能源技術開發新的能源管理產品和服務,如能源數據分析平台、智能能源規劃系統等,為能源企業和用戶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這些新的業務領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推動公司營收持續增長。新能源技術還將促進公司與其他企業和機構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在新能源電價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技術正為電力行業開闢出全新的發展路徑。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從電力交易市場的精準決策,到儲能能量管理系統的智能優化,再到虛擬電廠運營的高效協同,新能源的應用無處不在,且成效顯著。
在電力交易領域,新能源的數據分析和預測能力使交易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和收益。通過對歷史數據和實時市場信息的深度挖掘,新能源能夠精準把握市場動態,為企業制定出最優的交易策略,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儲能能量管理系統藉助新能源,實現了充放電策略的智能化制定,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為用戶創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新能源還能根據儲能設備的實時狀態和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確保儲能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虛擬電廠運營中,新能源整合各類分布式能源資源,實現了精準調控和優化配置,提高了虛擬電廠的整體運行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新能源的智能分析和決策,虛擬電廠能夠更好地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來,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將更加深入和廣泛。新能源有望進一步優化電力系統的調度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損耗。在新能源發電方面,新能源可以更精準地預測新能源的發電功率,幫助電網更好地接納新能源電力,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新能源還將推動電力行業的創新發展,催生更多新的業務模式和應用場景。隨著 5G、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能源與這些技術的融合將為電力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實現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數位化轉型,為構建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