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能源體系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與綠色化變革,在這一歷史性進程中,山大電力憑藉二十年技術沉澱與戰略布局,構建起覆蓋傳統電網監測與新興能源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這家紮根於電力安全監測的龍頭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不僅鞏固了其在國內智能電網設備市場的領先地位,更在新能源賽道上開闢出新的增長空間,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自2001年成立以來,山大電力始終將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作為核心使命。公司聚焦電網關鍵環節,在故障錄波監測裝置、輸電線路故障定位系統、時間同步裝置等細分市場建立了顯著的技術優勢。其研發的"微機電力故障錄波裝置"等3項產品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WDGLVI/D型設備更成為國家級產業化示範項目標杆。通過參與浙江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汕頭南澳風電送出工程等國家級重點項目的實施,山大電力的產品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驗證。截至2024年,公司累計承接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47項,獲得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研究課題數十項,在故障波形特徵分析、分布式行波監測等領域形成180項智慧財產權,其中多項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山大電力敏銳把握新能源產業機遇,構建起"智能電網+新能源"的協同發展體系。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安全性充電樁已在國內多個城市實現規模化應用,並深度參與城市充電網絡建設;儲能業務則通過電化學儲能系統與微電網解決方案,在工業園區、分布式能源等領域拓展應用場景。這種戰略布局既響應了國家"雙碳"目標,又通過技術協同效應強化了企業在能源產業鏈中的綜合服務能力。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2000萬輛以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推進,公司新能源業務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遇。
技術研發是山大電力持續領先的核心動能。公司組建了以高層次人才為核心的研發團隊,並積極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累計參與制定5項國家標準及17項行業規範。通過將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融入電網監測設備開發,公司成功挖掘出故障波形數據的深層特徵,推動產品疊代升級。這種持續投入不僅使主要產品的技術性能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更讓企業在標準制定中掌握話語權——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部級42項,並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山東省科技領軍企業"等權威認證。
展望發展藍圖,山大電力正加速推進技術融合創新:在電網智能化領域深化分布式行波監測與AI圖像識別技術研發,提升輸電線路運維效率;新能源業務則通過充電樁網絡擴展和儲能系統場景化應用,拓展至工業園區、城市微電網等新興市場;同時依託智能算法開發,推動人工智慧在電力系統調度優化中的深度應用。這些戰略布局不僅強化了企業在能源變革中的技術壁壘,更構建起覆蓋發電、輸電、用電全鏈條的綜合服務體系。
從保障傳統電網安全運行到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山大電力通過二十年的技術積累與戰略定力,在智能監測與綠色能源領域構築起獨特優勢。憑藉180項智慧財產權形成的創新矩陣、參與47項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的實踐積澱,以及覆蓋全國的200多個城市服務網絡,這家企業正以"技術驅動+場景落地"的雙輪模式,持續書寫中國電力行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篇章。隨著全球能源結構加速重構,山大電力將以更前沿的技術突破和更具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在智慧電網與新能源賽道上繼續領跑,為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提供核心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