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一)經貿對話釋放合作信號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以來,雙方通過取消91%的加征關稅和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展現了推動貿易關係正常化的決心。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一進展不僅緩解了兩國間緊張態勢,更對全球經濟穩定起到關鍵作用。當前全球貿易格局中,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已成為各方共識。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貿易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二)自貿網絡構建共贏格局
中國正以"雙輪驅動"戰略深化自由貿易實踐:一方面加速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2024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另一方面拓展高標準自貿區網絡,與東協貿易額突破9800億美元,並推動中阿、中新等自貿協定談判。截至今年,中國已簽署23個自貿協定,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開放戰略重塑全球產業鏈
通過實施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瘦身"政策,製造業領域實現全面清零;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擴容帶動進口成本下降超10%。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秘魯錢凱港項目每年為當地創造45億美元收入,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生效後,區域產業鏈韌性顯著增強。
(四)多邊合作彰顯大國擔當
面對逆全球化挑戰,中國以開放姿態舉辦系列國際展會:第二屆鏈博會促成6700多項合作意向,協議金額超1520億元;進博會連續六年擴大進口規模,2024年進口總額達18.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通過實施對最不已開發國家97%稅目產品零關稅政策,中國為全球發展提供超過8萬億美元的市場機遇。
(五)可持續發展引領未來方向
從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智慧化改造到丹麥碳中和工廠建設,中國正推動全球化向綠色、包容方向轉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經驗全國複製推廣率達63%,海南封關運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數據顯示,22個自貿試驗區以0.4%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五分之一外商投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總結: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背景下,中國通過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深化制度型開放、擴大進口市場等舉措,持續為全球經濟注入確定性。從日內瓦經貿對話到RCEP實施三周年,從海南自貿港建設到鏈博會合作成果,中國的自由貿易實踐不僅維護了自身發展利益,更在推動全球共同繁榮中展現大國擔當。當貿易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中國正以實際行動證明:開放包容的多邊主義才是破解全球性挑戰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