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農業 資訊詳情
北大荒:從荒原到糧倉的春耕新紀元
 糧食 2025-05-20 06:49:5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東北部黑土地上,一場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的春耕圖景正在展開。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北大荒集團通過技術升級與生態保護並舉,在地表水灌溉、智慧育秧、黑土保護等領域探索出可複製的農業新模式,持續鞏固著"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的戰略支撐。

  一、技術創新驅動春耕提質增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糧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今年春耕季,北大荒的稻田裡呈現著科技賦能的新圖景。通過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模式,蘿北縣農場區域的水稻畝產提升至1270斤,較傳統井灌每畝增收超百元。這一舉措不僅節約地下水資源,更藉助地表水溫差優勢加速作物生長周期。

  在育秧環節,循環立體育秧設備成為春耕"新寵"。單套設備可承載2060盤秧苗,在智能補光與恆溫系統下僅需45分鐘完成循環作業,較傳統大棚節省80%土地資源。這種精準控制的環境培育技術使育秧周期縮短57天,有效抵禦倒春寒等氣象風險。

  二、黑土地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耕地中的大熊貓"正在北大荒得到科學養護。通過規模化格田改造工程,農場將零散地塊整合為標準化大池,不僅增加3%的有效種植面積,更提升農機作業效率。在寶泉嶺農場,大豆根瘤菌劑噴施技術與智能微噴設備結合使用,減少氮肥依賴的同時增強作物抗病性。

  二九〇分公司玉米示範田的水肥一體化系統,則展現了黑土地保護的技術深度:通過滴灌管道將水分和養分精準送達作物根系區域。去年應用該技術的450畝試驗田,單產提升70公斤/畝,今年推廣面積擴大至1800畝。

  三、糧食收儲築牢豐收保障線

  從田間到糧倉的"最後一公里"同樣充滿智慧。寶泉嶺倉儲中心配備智能循環系統,25萬噸玉米與5萬噸水稻在此實現安全儲存。現代化烘乾塔和9.7萬平方米曬台確保糧食質量全程可控。

  貿易環節通過精細化考核指標建立質量追溯體系,保障優質糧源流通效率。企業主動對接下游龍頭企業,在糧價波動中為種植戶提供穩定收益渠道,形成"生產倉儲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閉環。

  結語

  從改良灌溉系統到構建智慧農田網絡,北大荒春耕實踐勾勒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範式。通過技術疊代提升單產、生態養護保障地力、收儲體系兜底增收的三維路徑,不僅延續著這片黑土地的連年豐產紀錄,更為守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可複製的經驗樣本。在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的雙重驅動下,北大荒正書寫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篇章。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糧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