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糧食市場在2024年度交出亮眼成績單,秋糧旺季收購總量突破歷史高位,政策調控與市場化運作協同發力,為全年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當前夏季糧油生產進入關鍵階段,行業企業布局持續優化,展現出糧食產業鏈的韌性與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糧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秋糧旺季收購圓滿收官,累計完成3.45億噸收購量,創近年來新高。作為全年糧食收儲核心環節,此次收購量占年度總量近四分之三,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抓手。為穩定市場預期,有關部門在河南、江蘇、黑龍江、安徽等主產區及時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預案,有效發揮政策托底功能。同時通過統籌市場化收購與政策性收儲,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和售糧渠道建設,推動形成活躍的秋糧交易市場,實現價格穩步回升。
隨著夏季糧油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小麥、油菜籽即將進入集中上市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已指導重點省份加速推進"騰倉並庫"工程,通過清空庫存空間、升級改造倉儲設施等舉措,進一步擴大收儲容量,為即將到來的夏糧收購做好充分準備。截至當前統計時點(2025年5月),相關準備工作正按計劃高效推進。
行業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糧食相關企業超23.5萬家,其中山東以4.2萬餘家領跑全國,河北和江蘇分別擁有2.7萬、2.3萬家企業。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至今新增註冊企業已達7200餘家,反映產業投資熱度不減。與此同時,行業風險防控同樣受到重視:通過大數據監測發現,約10.66%的糧食相關企業存在司法案件記錄,提示需加強供應鏈合規管理與質量管控。
綜上所述,我國糧食收儲體系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雙重作用下展現出強大調節能力,2024年秋糧收購創歷史新高印證了這一優勢。隨著夏季糧油生產進入關鍵期和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如何通過提升倉儲效能、強化風險防控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將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核心課題。從企業分布到市場動態的全鏈條優化,正為保障14億人口的"米袋子"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