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5月19日-25日期間運行監測數據)
上周(5月19日至25日),我國貨運物流體系持續保持高效運轉,各運輸方式呈現差異化發展趨勢。鐵路、港口及郵政快遞領域實現顯著增長,其中港口貨物吞吐量環比增幅超2.8%,民航貨運航班數量創近期新高,反映出供應鏈活力的穩步回升。與此同時,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量小幅波動,展現出市場供需關係的動態調整特徵。
國家鐵路系統完成貨物運輸7776萬噸,較前一周環比增長1.24%。這一數據表明鐵路作為大宗物資運輸主力,在保障能源與原材料供應方面持續發揮穩定作用。煤炭、糧食等重點物資通過鐵軌網絡高效流轉,為工業生產及民生需求提供堅實支撐。
全國高速公路累計貨車通行量達5540.8萬輛,環比微降0.88%。數據顯示運輸企業正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配運力資源,在保障基礎物流服務的同時優化運營成本,體現了公路貨運市場對經濟環境的快速響應能力。
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7134.8萬噸,環比增長2.8%;貨櫃吞吐量達656.4萬標箱,增幅擴大至3.63%。港口作業效率與國際航線網絡的協同提升,有效助力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凸顯我國作為全球航運中心的重要地位。
民航系統共保障12.1萬架次航班,其中貨運航班達4956班。值得關注的是,國際貨運航班占比超六成(3289班),國內貨運航班亦保持穩定增長至1667班。航空物流在高端製造、生鮮冷鏈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郵政快遞攬收量與投遞量分別達到41.47億件和42.16億件,環比增幅分別為1.97%和6.41%。末端配送環節的強勁復甦,既反映消費市場回暖趨勢,也驗證了智能分揀、無人機配送等技術對物流效率的提升作用。
綜上所述,上周我國貨運物流各領域呈現多維度增長態勢:鐵路與港口吞吐量實現結構性突破,郵政快遞網絡展現強大韌性,民航貨運則持續為國際貿易注入動能。這些數據不僅印證了保通保暢政策的有效性,更預示著隨著經濟復甦進程深化,綜合運輸體系將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