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新能源 資訊詳情
四川加速構建千億級新能源產業生態 力爭2027年營收突破6000億
 新能源 2025-04-17 13:30:1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說明:突出產業規模目標與核心領域)

  四川省日前發布《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方案》,計劃通過三年攻堅將光伏、風電、氫能三大賽道打造為全省經濟新增長極。這一規劃不僅明確了到2027年實現全產業鏈營收6000億元的量化指標,更系統性構建起涵蓋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和場景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標誌著四川正式開啟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新篇章。

  一、錨定千億目標 構建全鏈條產業體系

  根據規劃,四川省將以光伏、風電、氫能為突破口,重點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產業鏈營收將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規模,同時推動光伏與風電裝機容量提升至4500萬千瓦。該目標的實現將極大增強四川省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形成以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為核心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

  二、實施八大攻堅行動 強化產業鏈韌性

  方案提出實施八項重點工程:通過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完善區域協作網絡;依託企業培育計劃打造百億級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群體;強化創新能力提升攻關"卡脖子"技術。特別針對光伏產業,將圍繞矽料提純、電池片製造等環節強化本地配套能力;在風電領域重點突破大兆瓦機組關鍵部件研發;氫能板塊則聚焦制儲運加全鏈條技術突破。

  三、精準繪製產業圖譜 突破發展瓶頸制約

  為實現精準施策,四川省專門編制了三大細分領域的產業發展圖譜。通過對比分析產業鏈各環節的本地化率和競爭力指數,清晰識別出光伏輔材供應不足、風電核心控制系統依賴進口等關鍵短板。針對這些問題,方案提出建立"一鏈一策"推進機制,設立專項攻關項目庫,確保到2027年主要承載地與協同發展區形成優勢互補發展格局。

  四、構建三重保障體系 釋放政策疊加效應

  在要素保障方面,將統籌土地指標向重點園區傾斜,優化綠電直購機制;技術創新領域組建省級產業創新聯合體,設立規模不低於5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市場應用層面則通過政府投資工程優先採購本地產品、打造零碳產業園區等方式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這些政策組合拳將形成"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場景落地"的良性循環。

  五、深化區域協同 開創融合發展新局面

  方案特別強調構建"雙核多極"空間布局,確立成都都市圈為創新策源地,川南經濟區打造光伏產業集群,攀西地區建設氫能製備基地。通過建立跨市州產業協作機制,推動技術成果共享和產能合理分工,預計到規劃期末全省新能源產業鏈協同效率將提升40%以上。

  結語:

  四川以系統性思維謀劃新能源產業發展藍圖,不僅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實支撐,更將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通過精準施策、靶向發力,該省正加速從清潔能源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跨越,預計到2027年將形成技術領先、鏈條完整、應用廣泛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格局,在全國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新能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