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趨穩回升,全球封裝測試市場保持增長勢頭,銷售規模達到507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約為13%,技術主流正處在第二階段,以下是封裝測試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封裝測試是半導體製造的後道工序,封裝測試主要作用是將晶片封裝在支撐物內,以增加防護並提供晶片和PCB之間的互聯。封裝測試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傳統領域,伴隨著半導體的發展而推陳出新。根據封裝測試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封裝測試市場和測試市場的市場規模分別為406億美元和101億美元,總規模507億美元。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銷售收入規模為3 015.4億元,比2018年的2508.5億元增長20.2%。在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晶片製造和封裝測試三大產業中,封裝測試業的規模占比有所上升,為41.6%,比2018年的43.8%上升2.2%。封裝測試行業數據統計認為,按世界集成電路產業三業占比(設計∶晶圓∶封測)為3∶4∶3,我國封裝測試業的比例更趨合理。
目前,我國封裝測試市場中,DIP、SOP、QFP、QFN/DFN等傳統封裝仍占據我國市場的主體,約占70%以上的封裝測試市場份額;BGA、CSP、WLCSP、FC、TSV、3D堆疊等先進封裝技術只占到總產量的約20%。
一方面,多樣化的下游產品促進了多樣化的封裝需求。舉例來說,汽車電子領域,ADAS、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對數據處理實時性要求高,對晶片和模塊小型化設計和散熱的要求提升;消費電子領域,對晶片封裝的小型化、輕薄化要求提升;5G網絡提升了對於高頻高速晶片的需求等。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進入「存儲器產業生產元年」,對存儲器封裝的需求迅速提升。存儲器作為整個集成電路里的一大類分支,占據 25-30%左右的市場份額,是極為重要的一類集成電路產品。封裝測試行業數據統計指出,目前國內存儲器產業以投入3D NAND Flash市場的長江存儲、專注於行動式內存的合肥長鑫,以及致力於利基型內存晉華集成三大陣營為主。
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大陸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主要廠商呈現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和內資三足鼎立的格局。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裝分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國內有一定規模的封裝測試企業共有87家,其中本土企業或內資控股企業有29家,年生產能力1464億塊。
2020年年初,考慮到封裝測試行業的發展情況,國家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從財稅、投融資、研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給予集成電路產業諸多優惠,預計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推動下,半導體產業鏈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尤其以製造業發展最快,將拉動封裝測試行業的發展,以上便是封裝測試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