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車輛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16年最新消息:純電動車受更大壓力
 新能源汽車 2016-01-01 10:39:01

  新能源汽車行業起步期問題逐步浮現,財政部等部門也多次提到要對現有補貼方式進行調整,但政策遲遲未能落地,造成行業銷量短期受影響。二級市場板塊表現在下半年也不及上半年,一旦政策明朗,現有問題解決,整個產業會再次騰飛。

  近日,網絡上流傳出疑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新草案,該草案主要釋放了四方面信息:①乘用車補貼不變動;②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按能量密度進行補貼,將續航里程作為必要指標;裝載快充型電池的純電動客車按儲能系統充電倍率進行補貼;③物流車技術指標尚在擬定,補貼暫緩推出。④補貼政策可能在本月內出台。

  消息一出,迅速引發業界的熱議與焦慮,首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不當的政策調整極有可能讓整個行業的努力功虧一貫,其次,如果政策屬實,客車企業至少死掉80%,新能源客車需求將會出現斷崖式下降。

  據《2016-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表明,從複雜的政策環境來看,明年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可以利用的基本都是自身實力,如果自身沒有實力,恐怕再想去發展就很難。這其中牽扯到市場的變化,明年可能純電動車會受到更大的壓力,一方面FCV、PHEV,也就是插電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電池的這種車會被引進來,這個衝擊會比較大。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仍在拖後腿。因此,純電動車即使在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明年也不會太有驚人的發展。此外就是兩極分化,寡頭競爭可能會在比亞迪、江淮、北汽這樣的企業去進行,主要集中在民用車領域,受資本支持的這些豪華概念車型,像樂視等可能也存在絞殺階段,可能會大浪淘沙,它們對政策的依存度其實並不高,主要是看市場的變化。所以明年的博弈,政策利用是一方面,市場的競爭是另外一方面,誰能夠拿到更好的牌以及誰能夠更好地利用基礎設施,能夠讓自己的車既叫好又叫座,可能都是明年能否沖高的因素。

  在財稅支持下降的情況下,政策制定部門也在想辦法打破目前的僵局,但這條路走起來會比較艱難。作為企業,不能再等著政策對自己形成被動的支持或者限制,而是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讓自己的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政策要求,同時滿足消費者消費變化的需求。總之,要儘可能地節能環保,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產品在未來有更好的銷路,而不至於受到政策過多的制約。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16年最新消息:5城市率先試點啟用

  2017年市場將分化

  2017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負反饋機制調整後的新一輪正反饋流程,我們預計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迎來更加健康有序的增長,並出現三大分化:

  第一,銷量快速增長但結構發生分化。三個車類中,乘用車由於其市場空間最大(1500萬),滲透率最低(2%),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市場核心地位;客車市場回歸商用車本質,獲得平穩緩慢增長;物流車市場則需等待政策落地,如果落地後將有望迎來壓制需求的釋放。我們預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在65萬輛左右(含物流車),同比增長45%。

  第二,高端龍頭勝出,低端企業承壓。由於補貼目錄和電池目錄的調控,產業內尾部企業將受到極大壓制,而電池供需情況的好轉也將使得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我們預計明年動力電池行業將同時出現高端產能不足與低端產能過剩,整個市場將分化為兩部分分別進行內部競爭。

  第三,產業鏈各環節出現分化。由於補貼下降,以及新增產能投放,明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來一波降價潮。在2015年底出現的漲價潮中,上游原材料是彈性最大的部分。而在明年的降價潮中,我們認為上游原材料也將是彈性最大部分,而中游的鋰電池和電機環節則由於和整車廠的綁定性,價格粘性更大。

  根據上述現象,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三大環節在於龍頭企業的供應鏈、符合技術趨勢的細分領域與最具價格粘性的環節。據統計,龍頭和龍頭供應鏈可關註標的公司有:茂碩電源、澳洋順昌、先導智能、森源電氣、國軒高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新能源汽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