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車輛 資訊詳情
傳統石油資源的消耗 新能源汽車受到重視
 新能源汽車 2021-01-01 09:01:17

  按照範圍的大小,新能源汽車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新能源汽車。廣義新能源汽車,又稱代用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這類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也包括混合動力電動車、乙醇汽油汽車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

  狹義新能源汽車可以參考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規定:新能源汽車是指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具有新技術、新結構、技術原理先進的汽車。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27.19萬輛,較2018年增加了0.14萬輛,同比增長率為0.1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所下滑。

  2020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分車型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5萬輛和11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5%和8.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7.5%和56.8%。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82596輛,全國排名第一;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7043輛,全國排名第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10240輛,全國排名第三。

  從用戶畫像來看,2020年中國35.65%新能源汽車用戶月收入為5000-8000元;24.35%用戶月收入在8000-10000元;20%用戶月收入水平在3000-5000元;13.48%用戶月收入高於1萬,而僅有6.52%用戶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從專用車補貼調整方案來看,新能源貨車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統一調整為:純電動貨車度電補貼315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貨車450元,其中純電動貨車中央財政單車補貼上限設置為N1類不超過1.8萬元,N2類不超過3.5萬元,N3類不超過5萬元,插混貨車N2類上限為2萬元,N3類上限為3.15萬元。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建設充電站4.3萬座、換電站528座,各類充電樁150萬個,建成「十縱十橫兩環」約4.9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2020年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此次通知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

  工信部近期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組織實施《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活動,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引導用戶消費;二是支持關鍵共性技術和平台集成技術研發,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競爭力;三是支持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四是加強監管,加大宣傳,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質量和安全水平。

  未來5-10年,是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衝擊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我相信機遇大於挑戰。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新能源汽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